姓孟的名人,孟氏文化——孟姓名人性格共同特征

姓氏百家2年前583

孟姓名人性格共同特征

作者:孟子邹


由于历史上的原因,二千多年来,孟姓名人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人才,他们有不同的命运和机遇,但是他们的性格中却含有明显的相同的特点,而这些性格特点往往影响着孟姓名人的处世之道和生活道路。

孟姓名人的性格特点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。

勤奋好学

孟姓名人极大多数都是勤奋好学的。

孟姓的祖先周公就是一个好学不倦的人,他创造了封建的礼乐制度,他还写下了大量的政治论文。这些论文的基础必须积累大量的知识为前提,可以说,周公为了学习探索治国的正确方法花费了很多的精力。

思想家孟子自然不用多说,也是勤奋的人。孟子对他撰写的《孟子》一书中引用了很多的历史故事,孟子对这些历史故事信手拈来,可见他历史知识的渊博。

刘备时的大司农孟光,是一个无书不读的人。

孟浩然在《书怀贻京邑同好》一诗中写道:“唯先是邹鲁,家世重儒风。诗礼袭遗训,趋庭霑末躬。昼夜恒自强,词翰颇亦工。”这些诗词可以说明孟浩然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。

史书上记载,汉隐士孟敏、东晋孝子孟宗、东晋隐士孟陋、宋太尉孟元、信安郡王孟忠厚等人都是无书不读的人。

孟姓名人由于勤奋好学,阅读的书范围极广,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文化上出现的名人层出不穷。

勇于创新

孟姓名人勇于创新。他们创新的特点是把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归纳,从而产生了新的知识。《孟子》一书曾经对读过的书籍中总结经验,然后归纳出一句警世名言:“尽信书,不如无书”。孟姓的名人中死记硬背读书的人很少,所以大多是把书读活,而不是读死书。这样的读书方法给孟姓名人有了创造的空间,他们在知识的海洋自由的翱翔,为中华民族增加了很多的知识和财富。

经过创新,孟姓名人在各个方面得了许多的文化和物质财富。例如:

孟子是中国第一个提出: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”的思想家,他是中国早期的民本主义者。

孟诜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医学家,他是第一个写食物养生的人,他写的《食疗本草》至今还在食疗方面具在指导意义。

孟浩然是唐初第一个描写山水的诗人,他写的诗现在的少年朋友读起来还是十分清新自然,流传于当今社会。

五代十国后蜀皇帝孟昶,在中国历史末代皇帝中,下台时第一个受到万民恸哭的人,其中恸绝者有数百人。可以说,历史上下台的皇帝中没有一个人能象孟昶一样得到人民如此的悲伤。

孟太后是南宋基业的开创者,她执政时扶持赵构为皇帝,又粉碎了苗傅的军事政变,为南宋开创了一百五十年的天下,艰险程度自然可知。但是,她自己不贪名利,一生之中清贫朴素,这样的太后也是历史上唯一的女性。

孟珙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军事家,他指挥着弱小的南宋军队,打败了当时号称世界第一蒙古骑兵,并收复了失地。他不是仅仅靠单纯的军事抵抗,而是靠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,外交、间谍等多种手段运用,才取得了如期的效果,孟珙死后,南宋不久就灭亡了。孟珙之前,蒙古军队被打败,几乎没有发生过。孟珙还研究《易经》,撰写有《警心易赞》,可见他是一个好学不倦的人。

孟称舜是一位戏曲家,他是关汉卿之后,洪昇之前,这一时间段最有影响力的作家,有戏曲《桃花人生》传世。

爱民意识

二千多年来,在孟姓名人中,出现了一件事很奇怪,有很多孟姓名人都乐于为老百姓做了实事,并得到了老百姓的衷心的拥护,特别是某些地方官吏,由于任职时老百姓做了许多的好事,离职时老百姓都舍不得他们离开,史书上记载他们也是人民的清官,他们的心中真正具备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。在孟氏家族中,几乎找不到一位贪官污吏,这件事真的很惊奇。

孟氏家族中的名人为什么具备为人民服务的意识?这主要给孟氏文化的渊源有关。从孟氏家族的先祖说起,孟氏家族的先祖就是为民办实事的人。

后稷是尧时的农师,他和人民一起,种植了农作物,从此以后,老百姓不再饥饿了,后稷被尊,为百谷之神;

公刘秉承后稷的德业,不图安逸,夙兴夜寐,全力提倡农耕,使老百姓丰衣足食,国力富足,而公刘时周民族周围的,其它民族却是贫穷落后的状态,公刘由于关心人民的生活,使周民族首先走上了富裕的道路。

古公继承后稷和公刘遗志,仁惠爱民,积德行义,开垦荒地,耕田教稼,深得人民的拥护,他为周王朝最后的消灭商王朝奠定了基础。

周公旦继承了后稷、公刘、古公的遗志,继续做了为人民服务的事情,使刚刚取得全国政权的周王朝赢得了民心。周公还在《毋逸》一文中对关心人民生活的重要性,更有自己的一番理由。其中有:“其在祖甲,不义惟王,久为小人于外,知小人是依,能保施不民,不侮鳏寡,故祖甲享国三十三年。”大意是:殷王祖甲,他的父亲武丁要废除他的兄长而立他为商王,他认为是不仁义的,就在就在老百姓中间生活,由于给老百姓亲密接触,他知道了老百姓需要的是什么,所以能保护老百姓的利益,施惠给人民大众,不欺负没有丈夫或者是没有妻子的鳏寡老人,因为祖甲治理有方,所以祖甲当了商王长达三十三年。

庆父之后,孟氏起姓,孟文伯、孟献子、孟僖子先后在鲁国执政,也为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
到了著名思想家孟子的时代,孟子又继承了后稷、公刘、古公、周公旦真诚地关心人民生活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,并又有了创新,提出了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”的观点,孟子认为不会人民办事的 国君,象夏桀王、商纣王这样的暴君,人人可以诛杀他们。孟子还提出了: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”的观点,再一次强调了得人心的重要性。《孟子》一书,绝大部分都是强调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。

从孟子以后,历代的孟氏名人都十分注意关心人民的生活,竭尽最大的努力,化一生的心血,做一些为人民服务的事情。史书记载已经十分详尽。

东汉时浙江上虞孟尝,关心一位寡妇无辜被冤死,历尽艰辛为她奔走呼冤,结果寡妇的冤案得到了平反。孟尝还在广西合浦担任太守时合理地养殖珍珠,收益特别迅速。一年后,老百姓安居乐业了当地无数饥民被救活了,人民也安居乐业了。孟尝也因此获得“廉能生珠”的美名。孟尝离职时,当地的老百姓都苦苦挽留不让他离开合浦。

北齐时河北平阳孟业,担任东郡太守时,由于治理有方,为人民办实事,有一年获得了农业大丰收,其中有一茎生出了九颗麦穗的奇异现象,解决了老百姓的饥饿问题。孟业为了人民的事情,得罪了皇帝,被撤职。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护送孟业回家,又有数百人向皇帝请示给孟业复职,最后皇帝给孟业恢复了职务。

唐朝常州刺史孟简,修凿古孟河、泰伯渠,工程完工后,从此,滚滚长江之水进入了大运河,灌溉了常州及附近的四千余顷土地,太湖流域的庄稼因此旱涝保收,粮食产量明显的提高了,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,同时,船只还可进入长江,有利于水路的交通运输。从此,“苏湖熟、天下足”太湖流域成了全国最富裕的地方。孟简在担任越州(今浙江绍兴)刺史的时候,决定疏通河流,修理纤道,孟简修理的纤道是绍兴历史上最早的纤道。绍兴的古纤道又称纤塘,是古代船工背纤用的道路,工程竣工后,从浙江省绍兴市到萧山市的河流疏通了,一百多里长的纤道也建成了。

孟简为民造福的工程就铭记在人们的心中了。

五代十国的国王孟昶,他做了很多关心人民生活的事情,并写下了大量关心人民的文章,其中有他的著名作品《戒石铭》中曾写到:“尔俸尔禄,民膏民脂。为人父母,罔不仁慈,勉尔为戒,体朕深思。”这些感人至深的语言,深深地体现了作者的拳拳爱民之心。在孟昶的正确治理下,成都物价低贱,文化繁荣,老百姓生活富裕,所以孟昶被赵匡胤的宋朝军队俘虏后,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都去哭送他,其中恸绝者有数百人。

北宋太尉孟元担任沧州(今属河北)知县时,沧州靠近渤海,当地老百姓的生活主要依靠贩盐为生。由于黄河决口,黄河流域的老百姓买不起盐了,沧州人民只好饿肚子,眼见得要流浪了。孟元和士兵节衣缩食,把节余的粮食全部向当地老百姓交换食盐。这样,孟元和他的士兵虽然饿了肚子,但沧州的老百姓避免了流浪。

南宋太尉孟德戴,绍兴(公元1131至1162年)年间,南宋军队与金军混战,天下大乱,有一年是饥年,到孟德戴家去吃饭的人有数万人家,孟德戴家里自己也没有什么可吃的食物了,孟德戴只好把仅有的一点栗煮成糜粥,分配给饥民,自己也和他们同喝粥,为此,孟德戴救活了数万人的性命。

孟氏名人为民办事,成了孟氏家族的家风,代代沿袭,至今还保持着这个珍贵的家风。

情义至重

孟氏名人中,特别是重义气,讲感情,把情和义看得至关重要。

汉朝初期,农民起义领袖张耳投降了汉军刘邦,刘邦封张耳之子张敖为赵王,赵王部下贯高谋反,赵王受到牵连。在赵王被逮捕时,在全国上下都接到命令,有跟从赵王的人罪灭三族。但赵王的佣人孟舒自愿带上刑具,穿上囚服,以罪犯的身份护送赵王到长安。此时,他早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,谁料到孟舒不仅没有处死,还能升级担任云中太守。孟舒是一个十分讲感情的人。

唐元和九年(公元814年)八月,孟简的同学、诗友、侄子孟郊,路过河南省灵宝县时病死,终年六十四岁。孟郊才华横溢,一辈子怀才不遇;死后,孟郊家庭十分贫穷,其妻生活极其困难。孟简心里非常难受,感慨地说:“孟郊生前,我没有能力推荐他做官,致使优秀的人才得不到应有的作用。孟郊死后,我一定要抚恤他的家属。”从此以后,孟简毅然承担了扶养孟郊妻子裴氏的任务。当时有人评论说:“孟简真的有长辈的风范。”从这些小事可以看出,孟简也是重义气的人。

孟氏名人中重义气、讲感情的事情还有很多。孟氏名人讲义气的特点是待人真城,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人,特别是在别人困难的时候,所以孟氏名人给人的帮助是能看到真正的帮助内容的,没有虚假的成份。

说话直率

春秋战国至今,大部分的孟氏名人说话直率,不注意场合,因而导致了因言取祸的悲剧。

春秋战国时,思想家孟子是一个说话直率的人,他见梁惠王时,当面指出梁惠王的关心人民生活是“五十步笑百步”,他指责齐宣王:“四境之内不治,则如之何?”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。孟子的说话直率,导致了他一辈子怀才不遇,没有受到王侯的重用。

三国时蜀国大司农孟光,说话锋芒逼人,在公开场合指责大将军费祎,费祎心里很不高兴,认为丢失了大将军的面子。但表面上还是敷衍:“老先生说得好,谢谢|谢谢|”不久,朝廷给大臣升官时就轮不到孟光了,资历比他浅的年轻人也提拔到他的前面。后来,孟光被免了官。

康朝诗人孟浩然,在诗人王维家中,与当朝皇帝李隆基相遇,李隆基让他作诗,由于孟浩然他讲了真话,作出了“不才明主弃,多病故人疏。”的诗句,得罪了皇帝,一辈子只是一个布衣,没有当官。

南宋信安郡王孟忠厚,与当朝宰相秦桧是亲戚,都是北宋神宗时的宰相王珪的孙女婿,秦桧得势的时候,几乎所有的亲戚都想攀附秦桧这棵大树,而孟忠厚单独同秦桧作对,竟然被秦桧免除了职务。直到秦桧病死以后,孟忠厚才重新任职。

明朝官员孟秋,担任职方员外郎的职务,监督山海关的防御工作。明朝政府十分腐败,山海关的防御工作显得非常的松驰,这样造成了后金的间谍可以自由的出入,导致大量的情报泄漏。孟秋到任后,采取了严厉的措施,山海关关内的防御工作才有所改善,但因此也得罪了一些有权有势的人,被人中伤。万历九年(公元1581年),孟秋遭到免职,遣回老家。

孟氏名人因为讲话不恰当,给自己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因素,或者被朝廷免职,或者得不到提拨,这类故事还有很多。即使是三国时诸葛亮品行端正的大将军费祎,也不高兴提升忠心耿耿的孟光。这些故事说明孟姓名人中有讲话太不讲究策略的缺点。

文人居多,大官人少

自从孟姓诞生以来,孟氏家族中出现的名人,文人占了大多数,当官的人相对较少,当大官的人更少,当宰相的人几乎没有。

春秋战国时的思想家孟子,从小就学习治理国家的内容,长大后一直想在 国君面前施展一下才华,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,但由于性格上的原因,说话太直率了,得罪了国君,结果一直得不到重用。一生之中始终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。

唐代诗人孟浩然,原打算经过“昼夜恒自强”的方式,实现他的治国理想,但是他没有找到如何做官的方法,所以一辈子只是做平民老百姓,终身没有当过一点官。

唐代诗人孟云卿,不仅诗歌写得好,而且还具有通济之才(通济之才指济世安民的才华),可是一生之中几乎没有做官,仅做了一个校书郎,品位九品小官。

南宋信安郡王孟忠厚,虽然是一品大官,但由于得罪了当朝宰相秦桧,一生之中几乎没有掌握过实权。

孟氏名人中,虽然也出现过孟观、孟怀玉、孟珙等一代名将,但是这些将领往往同朝廷的权臣产生了或多或少的纠纷,因此始终得不到朝廷的充分信任,所以也实现不了自己的政治理想。

孟氏名人中,虽然也出现这孟知祥、孟昶二位皇帝,但是孟知祥、孟昶二人的皇位,并非是靠皇帝后唐庄宗提拨得到的,大部分是靠自己打拚出来的,换句话说,江山是靠他们自己夺取的。唐末军阀孟方立、孟迁的情况也是一样,他们的军阀地位是从军阀成邻手上抢过来的。

孟氏名人为什么当官的人少,也许是孟氏家族的家教有关。孟姓的祖先孟子,曾提倡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”,强调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”,这方面的思想往往会导致孟氏名人出现品行端正,作风正派的人才,但是他们不会在官场上随机应变,处理不好同上级的关系,往往从官场上被人挤下来。其中,有些人一直想当官,但是确实不会做官,甚至连小官也做不了。因此,孟姓名人做官的人很少,做丞相的几乎没有。

结语

以上讲到了孟姓名人的性格特点,其中好学不倦,为人民办实事,不善于官场上奉迎和投机,是孟姓名人最显著的特点。但这仅仅是代表部分孟姓名人特点,概括得不尽合理。


上一篇:名字评分姓名测试打分,给宝宝起名字你还在烦恼吗?

下一篇:姓王的来历,中国第一大姓:王姓的来龙去脉

网友评论

大师测算
在线测算
在这里插入在线测算的调用代码
经典测算
关注我们
qrcode

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

热门文章
侧栏广告位